六月十六日,风和日丽,凉风习习。皇宫正门烨正门外,占地约两三亩的广场中央搭建了一个十米见方的大擂台,擂台四角旌旗招展,飒飒作响。
广场上挤满了来看热闹的京城百姓,达官显贵。广场四周安排的是御林军守卫维持秩序,以防发生意外事故或有人故意捣乱。
唐礼乐站在烨正门城楼上,看着人山人海的场景,对身边人说道:“终于盼到今天了!好热闹啊!也不知道这选拔的主意是谁出的,太有水平了,哈哈……”
站在唐礼乐身后的是刚来京城没多久的杜成铭,骚包公子手摇折扇,笑道:“这不是为了您这位准郡马么?我看当年长公主选驸马的时候,都没这般轰动,可见皇帝对唐兄你的重视程度。”
唐礼乐闻言嘴角一挑,讽笑道:“非也非也,这可不是重视我,是重视梦寒呢!不说梦寒是他亲妹妹的独女,单就梦寒的能力而言,也可算得上是他的臂膀肱骨了。最重要的是,她是女孩子,不管他怎么重用她,也不用担心她会有什么野心!帝王心思……嘁!”
杜成铭闻言痞痞一笑:“唐兄告诉我这些就不怕我去告密,让你娶不了楚梦寒不说,还来个人头落地?”
唐礼乐斜了他一眼,但笑不语。
时值辰时,城楼下擂台上一位吏部官员介绍决赛规则,在唐礼乐耳里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决赛同样分文武两赛,积分制。文赛分为诗,书,琴,武赛分为策论,弓马和擂台对决。总共六局,每个人都要参加六局,每局满分五分,积分多的为胜。
“大庆肃宗,厚德三十三年,帝诏天下,遴选贤能,以为永宁郡马!与会者三万八千八百九十六人,晋入复赛者两千八百三十二人,晋入决赛这一十二人!有请麟州徐子牧,德州赵麟,武安郡杨怀臣,陇山桃花庄杜成铭,河东雷家堡雷凌,靖鹿郡木景澄,曲州唐礼乐,诚桓郡张耀,安河郡薛俊鸣,婺源府江慕云,常安郡苏建邦,蜀中唐志兴十二位参赛者就位!”
唐礼乐与杜成铭二人不紧不慢,到擂台边上为参赛者准备的席位坐下,与其他十位参赛者互相寒暄。恰巧,唐某人正好坐在那位与自己有着一抛之仇木景澄旁边,刚落座就受到木小子眼刀的洗礼。
唐礼乐笑道:“还真没看出来,你小子也能进决赛!”
“哼!最好祈祷别让我跟你分一组,否则本公子对你不客气!就算你是国师,在这比赛场上,本公子也不会让你!”木景澄牛气哄哄地,正眼也没看唐礼乐一眼。看来他对唐大公子当初那一抛,意见很大啊!
“呵呵……人说吃一堑长一智,我看你别说一堑两堑了,估计把牙齿吃缺了,也不一定能聪明点儿!”
“你……”木公子闻言一怒,吼道。
“禁止喧哗!若有再犯,取消参赛资格!”台上又换了个身着朱红官服的吏部官员,看年龄服色,像是吏部的头头尚书大人。
木景澄瞪了唐礼乐几眼,便闭目不言。
这小子,倒是成熟了些……
“上午文比,第一局比书法,字能体现一个人的风骨,更是文人的门面基础!此局由我朝大文豪薛晨落老先生以及文安阁大学士章先河老先生,朱子兴老先生,国子监祭酒胡国兴,李治国大人五位为评审!第二局比琴艺,琴声能安抚人心,涤荡愁绪,更能培养人的气质,可体现出人的心性!此局由御用乐师掌教卢安大师和江南第一大家云中白老先生及其关门弟子云香儿姑娘为评审!第三局,比诗词,这是个人内涵的表现,是才子大名的由来,此局由现场所有评审一同为评审!请各位参赛者做好准备,第一局将在一柱香后开始!”
台上的官员宣读完上午的比赛分布情况便退下台去,立马有吏部的小吏开始布置第一局所需的文房四宝,书桌之类的用具。不多时,台上便布置好十二张条案,案上摆放着笔墨砚台,却没有任何纸张。
台下观众议论纷纷:不是比书法么?没纸怎么写?还是这次的书法比试跟以往的不同?
“请众选手就位——”作为司仪的礼部官员高声喝道。
唐礼乐与众人一起信步来到台上,随意挑了张条案,站定。
“本局书法比试,不单比试参赛者笔力,还增加一项轻功。大家请看——”司仪抬手一指,烨正门上高高竖起十二根长约两米的木桩,木桩顶上挂着一幅杏黄色卷轴,在司仪的示意下,木桩下的士兵一拉卷轴上的丝线,十二条卷轴便齐齐打开。看样子,是要让参赛者将比试的内容写在卷轴上啊!
要知道烨正门城楼高四米多,加上两米左右的木桩,两者相加,得有六米多。这,要如何写字?
看到这等场景,参赛者中有人懊恼叹息着,有人微笑从容,丝毫不见难色,也有挑眉傲然,鄙视那些面现难色的参赛者。
“本局比试,写一幅对子,内容不限,时间为一炷香,比赛现在开始!”
“哼,不就是写几个字么?磨磨唧唧的,真不爷们儿!徐某在此抛砖引玉了!”一位身形高挑瘦削的年轻公子,说话时手中摇着折扇,语毕,“唰”地收回折扇,右手出手如电,将大号羊毫毛笔在砚台中研好的墨中轻沾,而后抬起右脚踏上条案,借力一跃,瘦削的身形便如冲天而起的大鸟,飞纵到一个木桩前,唰唰唰几笔,一气呵成。身体在空中侧身旋转几圈之后,稳稳地落在方才所站之处,深深地呼出一口浊气,整个动作潇洒飘逸,惹人眼球。
“好!”外围观众只看热闹,潇洒的身姿自是赢得满堂喝彩。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好对好对!不愧是麟州第一才子,果然闻名不如一见啊!”说话的是国子监祭酒胡国兴,这位胡大人年约五十,须发花白,此时正抚须笑叹。
“胡老谬赞,子牧献丑了!”徐子牧说完之后便退下擂台,回到座位上安静地坐着。
“既然徐兄已经出手,那在下也不藏拙了,各位请看!”赵麟一双大掌齐齐拍在条案上,案上笔墨起飞,此时赵麟右手一挥,精准地握在毛笔上。此时笔上已沾满了飞溅起来的墨汁,赵麟一个纵跃,便上了四米多高的城墙,双脚点在城楼上再向上一跃,短时间内凌空而行,大笔几经挥舞,片刻人影落下,一幅对联又新鲜出炉!
“‘茅屋寒舍容纳宇宙万象,土门短窗洋溢日月之光!’好好好!”此次仍是那位胡大人发言,道:“此对反映出寒门学子广阔的胸襟,包容万物的豁达气魄和积极向上精神,好对啊!赵公子不愧寒门代表,更难得的是文武兼备,当得起人中龙凤四个字!”
第八十二章
德州的赵麟公子,出身贫寒,这是他参加初赛的时候礼部官员便知道的。本来想把他刷下去,但他外貌俊朗不凡,加上他一身文采武艺,这样的人迟早是要发达的,所以,便让他进了复赛,果然不负众望,一路杀进决赛,看他身手,如果没有国师,拔得头筹也是有很大的机会的!但世上没有如果……
“两位公子都开始了,我们也就不啰嗦了吧?咱一起来如何?”杜成铭也不啰嗦了,这么点儿小事,磨叽个什么劲儿?速战速决为上。
剩下几个有功夫的都点头应和,有那么几个纯粹从文比复赛上杀过,堪堪挤进来的才子们却只能望轴兴叹了。没有一身好功夫,只能放弃这一局,后面还有五局,还是有机会的。
于是场外看热闹的人们见到场中人影翻飞,城楼上的卷轴除了三位参赛者不会轻功没写之外,其他几条都写上了对子: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辉;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